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沈刚伯:宜昌走出的著名历史学家

村务 杨静 发布 来源: 暮阳村 浏览1797次时间:2019-02-23 00:00

上个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后续报道中有这样的介绍:“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他家境优渥,父亲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母亲是教师,舅舅是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7年冬天,未满一周岁的刘永坦随家人逃难,堪堪避过了后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回忆起幼年逃难生涯,刘永坦至今记忆尤深,将路线记得清清楚楚:“从南京到武汉,再到宜昌,再到宜昌乡下,再到重庆,又从重庆回到南京”。

文中说的宜昌乡下就是夷陵区三斗坪镇暮阳村绕围坡,提到的他的舅舅,就是出生在夷陵区的著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台大代理校长沈刚伯。刘永坦院士与宜昌夷陵有着割不断的血脉渊源。

沈刚伯.jpg

幼年沈刚伯在夷陵和武昌发愤苦读

清光绪二十二年十月三日(公元1896),沈刚伯出生于宜昌府东湖县(今夷陵区三斗坪镇暮阳村九组绕围坡),谱名大烈,字汝潜。幼年的沈刚伯在这里完成了传统教育,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影响了他后来从事历史学研究的选择。

沈刚伯兄妹三人。长兄沈汝毅18岁夭折,妹妹沈汝静比他小10岁。所以,沈刚伯从小就得到了全家特别的爱护。四岁左右,祖父沈达轩便亲自教他认字,发蒙的书是《史鉴节要》。祖父还会在这时教他一些和草木鸟兽有关的故事。经过两年,沈刚伯记得了不少的历代大事和五、七言绝句。

从六岁起,他才正式读书,开始写字。书仍是每天早晨由祖父断好句读,讲给他听。讲过,他便不管,而另由一位姓董的家庭教师监督他读、背和写。沈刚伯七岁时,父亲沈明道从日本留学回国,任教于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他们全家就在甲辰年初春(1904年)移居省城。祖父每年夏天返乡度暑,年节往往返乡度岁,其余八个月全用来教孙子读书。课程是上午读经,晚上读诗,下午读古文,写大字一张,小字一百。

沈刚伯十一岁时,考入湖北方言学堂。沈刚伯在校三年,学习非常用功,废寝忘食,这三年中,他曾详读《通鉴论》、《宋论》、《明夷待访录》和《新民丛报》。他说,那时的一点见识都是从这四部书中得到的。

1911年,沈刚伯在方言学堂毕业,时年十四岁。次年考入湖北文华高等学堂,刚上几个星期的课,武昌首义爆发。

沈刚伯开中国史学研究新风,与胡适是至交

1924年沈刚伯考取官费留学,入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埃及学、英国史、宪政史。进修三年半时间。师承鼎鼎大名的佩特利爵士。1927年9月,沈刚伯辗转归国,回到离别4年的武昌。冬月,沈刚伯被留在国立武汉大学任教。沈刚伯先后任湖北省教育厅秘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还在金陵大学、东北大学等任教。1948年,沈刚伯已应好友胡适的聘请,拟赴北平大学任教。因当时教育部长朱家骅力邀,乃渡海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及历史系主任,并代理教务长直到退休。

沈刚伯在台湾史学界成就斐然,享有很高声望,被认为是中国近代重要史学家之一。他开史学新风、对中国史学及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有独到见解。开创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打破史学研究局限,是他在史学上最主要的学术贡献。

他重视文化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提出“史学与世变”理论,在史学界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沈先生眼里,凡人为之事,都不可能客观,历史学尤甚。所以对文献之记载,他只谓之“史事”,不能冠之以“史实”。他的世变带动史学的思想,已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主流,催生了很多通古今之变、辨善恶之道的史著。

他不仅是中国西洋史研究的先驱,也是近代著名的史学教育家,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历史语言学家王叔岷在纪念沈刚伯先生八十六冥诞演讲中说:“沈刚伯先生所领导文学院之无为而治,亦令人向往。此过去成功之事实,乃现今回忆之美谈,已不可再得!沈先生在学术上之贡献,领导台大文学院之功绩,将永垂不朽”。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曾盛赞沈刚伯先生。

沈刚伯的故乡情怀

1947年冬,沈刚伯携新婚夫人曾祥和回到了绕围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故乡。沈刚伯少年时所受教育以及乡下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他未来的性格、品行的形成,做学问志趣方向的选择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回忆录中,沈刚伯说祖父是最爱他,也是他最崇拜的人。祖父教他读的书几乎全部是历史,而且是古代史,让他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古史的大门。祖父常告诫后人,因为不读书,便不能明理,不知做人。正是祖父的影响,让沈刚伯一生潜心于学术研究。

沈刚伯天真直率的性情、淡泊宁静的品格,也来自小时家庭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行为品格的型态也是在十五岁以前,便大致定型的;陶冶我的力量是家庭的生活,祖父的言行,同故乡的环境。我本是一个极平凡的人,恰巧生长在一个极平凡的家中,真可谓适得其所”。

沈刚伯深情地回忆家乡的山水草木,“我得之于先祖的人格教育大都偏于淡泊宁静一方面,而我幼时所处的天然环境也正足以使我起超逸出尘之想,生孤芳自赏之慨。我生在黄牛峡中之绕围坡,是处山围溪绕,故得此名,东距欧阳文忠旧治之城,西离屈原宋玉诞生之地,各百有余里。前清末年,山中人殊少,迭嶂层岚多未开发,茂林密箐逐处皆是,佳禽奇卉多不知名,斑鹿香獐往往得见,天然的河山尚很少受到科学文明的破坏,生长优游其间,真恍惚如入葛天之世”。

他的这种家乡情怀也延续到了子女。他的长子沈士弼长期与族人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1992年,沈刚伯的两个儿子沈士弼、沈士燮,和沈刚伯外甥刘永坦院士的弟弟刘永圻、刘永和,回到了故乡绕围坡,为其祖父母立碑,与族人沈开书、沈开炽等留下的在餐桌上的合影照片,沈开炽一直保存至今。

评论0

    沈刚伯:宜昌走出的著名历史学家

    村务 杨静 发布 暮阳村 2019-02-23 00:00

    上个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后续报道中有这样的介绍:“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他家境优渥,父亲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母亲是教师,舅舅是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7年冬天,未满一周岁的刘永坦随家人逃难,堪堪避过了后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回忆起幼年逃难生涯,刘永坦至今记忆尤深,将路线记得清清楚楚:“从南京到武汉,再到宜昌,再到宜昌乡下,再到重庆,又从重庆回到南京”。

    文中说的宜昌乡下就是夷陵区三斗坪镇暮阳村绕围坡,提到的他的舅舅,就是出生在夷陵区的著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台大代理校长沈刚伯。刘永坦院士与宜昌夷陵有着割不断的血脉渊源。

    沈刚伯.jpg

    幼年沈刚伯在夷陵和武昌发愤苦读

    清光绪二十二年十月三日(公元1896),沈刚伯出生于宜昌府东湖县(今夷陵区三斗坪镇暮阳村九组绕围坡),谱名大烈,字汝潜。幼年的沈刚伯在这里完成了传统教育,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影响了他后来从事历史学研究的选择。

    沈刚伯兄妹三人。长兄沈汝毅18岁夭折,妹妹沈汝静比他小10岁。所以,沈刚伯从小就得到了全家特别的爱护。四岁左右,祖父沈达轩便亲自教他认字,发蒙的书是《史鉴节要》。祖父还会在这时教他一些和草木鸟兽有关的故事。经过两年,沈刚伯记得了不少的历代大事和五、七言绝句。

    从六岁起,他才正式读书,开始写字。书仍是每天早晨由祖父断好句读,讲给他听。讲过,他便不管,而另由一位姓董的家庭教师监督他读、背和写。沈刚伯七岁时,父亲沈明道从日本留学回国,任教于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他们全家就在甲辰年初春(1904年)移居省城。祖父每年夏天返乡度暑,年节往往返乡度岁,其余八个月全用来教孙子读书。课程是上午读经,晚上读诗,下午读古文,写大字一张,小字一百。

    沈刚伯十一岁时,考入湖北方言学堂。沈刚伯在校三年,学习非常用功,废寝忘食,这三年中,他曾详读《通鉴论》、《宋论》、《明夷待访录》和《新民丛报》。他说,那时的一点见识都是从这四部书中得到的。

    1911年,沈刚伯在方言学堂毕业,时年十四岁。次年考入湖北文华高等学堂,刚上几个星期的课,武昌首义爆发。

    沈刚伯开中国史学研究新风,与胡适是至交

    1924年沈刚伯考取官费留学,入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埃及学、英国史、宪政史。进修三年半时间。师承鼎鼎大名的佩特利爵士。1927年9月,沈刚伯辗转归国,回到离别4年的武昌。冬月,沈刚伯被留在国立武汉大学任教。沈刚伯先后任湖北省教育厅秘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还在金陵大学、东北大学等任教。1948年,沈刚伯已应好友胡适的聘请,拟赴北平大学任教。因当时教育部长朱家骅力邀,乃渡海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及历史系主任,并代理教务长直到退休。

    沈刚伯在台湾史学界成就斐然,享有很高声望,被认为是中国近代重要史学家之一。他开史学新风、对中国史学及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有独到见解。开创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打破史学研究局限,是他在史学上最主要的学术贡献。

    他重视文化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提出“史学与世变”理论,在史学界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沈先生眼里,凡人为之事,都不可能客观,历史学尤甚。所以对文献之记载,他只谓之“史事”,不能冠之以“史实”。他的世变带动史学的思想,已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主流,催生了很多通古今之变、辨善恶之道的史著。

    他不仅是中国西洋史研究的先驱,也是近代著名的史学教育家,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历史语言学家王叔岷在纪念沈刚伯先生八十六冥诞演讲中说:“沈刚伯先生所领导文学院之无为而治,亦令人向往。此过去成功之事实,乃现今回忆之美谈,已不可再得!沈先生在学术上之贡献,领导台大文学院之功绩,将永垂不朽”。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曾盛赞沈刚伯先生。

    沈刚伯的故乡情怀

    1947年冬,沈刚伯携新婚夫人曾祥和回到了绕围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故乡。沈刚伯少年时所受教育以及乡下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他未来的性格、品行的形成,做学问志趣方向的选择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回忆录中,沈刚伯说祖父是最爱他,也是他最崇拜的人。祖父教他读的书几乎全部是历史,而且是古代史,让他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古史的大门。祖父常告诫后人,因为不读书,便不能明理,不知做人。正是祖父的影响,让沈刚伯一生潜心于学术研究。

    沈刚伯天真直率的性情、淡泊宁静的品格,也来自小时家庭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行为品格的型态也是在十五岁以前,便大致定型的;陶冶我的力量是家庭的生活,祖父的言行,同故乡的环境。我本是一个极平凡的人,恰巧生长在一个极平凡的家中,真可谓适得其所”。

    沈刚伯深情地回忆家乡的山水草木,“我得之于先祖的人格教育大都偏于淡泊宁静一方面,而我幼时所处的天然环境也正足以使我起超逸出尘之想,生孤芳自赏之慨。我生在黄牛峡中之绕围坡,是处山围溪绕,故得此名,东距欧阳文忠旧治之城,西离屈原宋玉诞生之地,各百有余里。前清末年,山中人殊少,迭嶂层岚多未开发,茂林密箐逐处皆是,佳禽奇卉多不知名,斑鹿香獐往往得见,天然的河山尚很少受到科学文明的破坏,生长优游其间,真恍惚如入葛天之世”。

    他的这种家乡情怀也延续到了子女。他的长子沈士弼长期与族人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1992年,沈刚伯的两个儿子沈士弼、沈士燮,和沈刚伯外甥刘永坦院士的弟弟刘永圻、刘永和,回到了故乡绕围坡,为其祖父母立碑,与族人沈开书、沈开炽等留下的在餐桌上的合影照片,沈开炽一直保存至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