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心“岭”神会

乡旅 田野上 发布 来源: 浏览625次时间:2024-05-22 08:21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七期《心“岭”神会》:

说到“岭”字地名

您知道多少

又期待听到哪些故事

看看小编是否心领神会

和您不谋而合

鸦鹊岭
鸦鹊岭,是一个镇名,位于夷陵区东部。鸦鹊岭地名的来历,源于一个神话传说。

▲鸦鹊岭地图

相传很久以前,鸦鹊岭是个无人烟、无名气的小山岭。岭上树木丛生,有棵十几丈高的老槐树,树顶上有个簸箕大的鸦鹊窝。有一年,有个逃荒的吴寡妇带着小丫头来到这里,在老槐树下搭了个窝棚安家。母女俩每天起早摸黑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从此这个山岭便有“丫婆岭”之称。后来逃荒到此的人越来越多,吴寡妇总是想方设法救济他们,留他们同在岭上开荒种地,不到半年,岭上就住了几十户人家。

▲俯瞰鸦鹊岭田园

有一天,西湾的财主张员外带领家丁到丫婆岭打猎,看到开垦出来的良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顿时起心不良,令打手把岭上乡亲们赶到大槐树下,大声喊道:“这里是本员外的祖坟地,你们随便动土,破我风水,为了超度先辈,你们每人得交白银五十两,限三日交清,如有迟误,莫怪我手下无情。”乡亲们急得呼天喊地,一筹莫展。

▲延绵丘陵

当夜五更,愁愤不已的吴寡妇刚合眼,忽然有个白胡子老头给她报了个梦,叫她不用发愁,说大槐树上的鸦鹊窝是个金窝窝,明天可去窝里取银子搭救乡亲。吴寡妇十分欢喜,第二天一早,就叫自己的丫头爬到树上,果然窝里满是白花花的银子。母女俩将银子取下来,分给乡亲还清债务。从这天起,窝里每天生一个金元宝。

▲槐树 图源网络

几天后消息传到张员外耳朵里,当即带人连夜赶到槐树下,守到天亮将银子取下,捧着白花花的银子,眼睛笑眯了缝。摸了又摸,不料越摸越糙手,仔细一看,却是一个白石头。张员外吃惊不小,又守了几天,取下的银子都变成了石头。他气急败坏地把石头扔在地上,丧着脸走了。说也稀奇,他一走,石头就忽闪忽闪变成了银子,乡亲们又捡起来使用。
第二天张员外得知情况后火冒三丈,带领家丁要砍倒老槐树,吴寡妇和乡亲们胳膊挽胳膊,围着大树不让动。张员外调来更多打手,赶走树下乡亲,举斧砍树,可是斧头刚挨到树,斧把就断了,一连换了十几把斧头,也没砍出一条印。于是又换锯子来锯,锯条刚挨到树,也断了。此刻吴寡妇突然冲向张员外,把张员外撞翻在地,张员外气急败坏要烧吴寡妇。打手们把吴寡妇扔到火堆,只听得一声炸雷,天昏地暗,大雨倾盆,眨眼间,风停雨住,吴寡妇毫发无伤,大树上却挂着张员外血淋淋的心肝,树干上刻着“今生作恶,自招其祸”八个大字。看到张员外遭到报应,乡亲们皆大欢喜。这时窝里飞出一只金晃晃的鸦鹊,叫了几声,点了三下头,展翅向南飞去。恶霸既除,鸦鹊窝里再也没有元宝了。后来,人们为了不忘鸦鹊的恩德,把“丫婆岭”改为“鸦鹊岭”了。

▲鸦鹊岭集镇

除了神话传说外,鸦鹊岭的地名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说法。相传古代的鸦鹊岭因自然环境宜人,常有成群结队的喜鹊栖集于山岭之上,故为鸦鹊岭。如今的鸦鹊岭镇,交通四通八达、工农业齐头并进,是夷陵全新“东大门”。镇里项目建设红红火火,流域治理井然有序,呈现一派“产业旺城”的良好景象。
大老岭
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境内,西与屈原故里秭归县接壤,北与昭君故乡兴山县相望。在长江西陵峡北岸丛山深处,主峰天柱峰海拔2008米,是三峡大坝库首最高峰,自古就有“三峡云顶”的美誉。

▲三峡云顶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那么,大老岭的地名由来是怎样的呢?传说之一是古时候这片深山老林常有大老虎出没,所以被当地百姓称为大老岭;传说之二是因为这片山岭面积庞大,里面拥有许多珍稀资源和古老物种,因此得名大老岭。两种传说都有道理,相较而言第二种更为贴切。

▲鸟瞰大老岭 王成峰摄

说其面积大,是因为大老岭位于夷陵,连接秭归、兴山两县,总面积达142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5217公顷、缓冲区4410公顷、实验区459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说其古老,是因为大老岭堪称百万年前的植物避难所,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近3万亩,保护区自然环境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珙桐、红豆杉等56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及豹猫、林麝、金雕等66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均在这里生存和繁衍。

▲红腹锦鸡 柯晓宇摄

▲珙桐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大老岭还岭中有岭,比如盘龙岭,因整个山脊蜿蜒起伏、树形怪异若龙而得名,以千手观音树最为有名。

▲盘龙岭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千手观音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总体规划总体布局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今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了《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3-2032)》,明确了保护区今后10年的建设任务和发展方向,对保护管理、生态修复、科研监测等七大部分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划,预计总投资2.05亿元。大老岭,必将乘势而起,顺势而为,开启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马宗岭

马宗岭是夷陵区下堡坪乡的一个行政村名,以前曾设有马宗岭乡、公社。因三国时期蜀汉帝王刘备在此地洗梳马毛而得名。

▲下堡坪集镇

▲马宗岭村雪景

传说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军队杀害之后,刘备为了报仇,亲率数十万大军出川与吴军交战,不料又被吴军统帅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溃败,刘备带领残兵,经雾渡河邓家坪,退至下堡坪乡马宗岭境内安营扎寨,准备养精蓄锐,和陆逊再战。

▲马脊形山岭

刘备吩咐侄子关兴就地宿营练兵。士兵们挖灶、洗衣、磨刀,人烟稀少的山岭上,变得生机蓬勃。刘备每天都要骑着战马,各处察看。有一回,天气暴热,刘备巡察归来,下马后吩咐士兵取下马鞍,让马休息,那战马却大汗如雨,浑身不舒服,即刻在地上打起滚来,汗水和着泥土,搞得脏兮兮的,脊背上的长毛也滚裹得乱七八糟。刘备十分心疼,叫部下拿来梳子,亲手给马梳理脊毛,从头至尾梳理了一遍又一遍,又叫部下端来热水,亲手给马洗了个热水澡。这个山岭从此便被人们称为马宗岭,说来也巧,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刘备给马梳毛的山岭,渐渐长成了马脊形。

▲三国遗迹

自从刘备在此驻扎以后,这里又围绕马宗岭,留下了很多用“马”命名的地名,如马墩、下马台、系马桩等,每个地方都有故事和遗迹。

▲马宗岭茶园

如今,马宗岭交通通畅,环境优良,正按照下堡坪乡“扛牢三峡生态责任,打造水清岸绿山美的‘两山’示范”战略,大力发展茶叶、核桃等多种经济作物,同时以“三国文化”为载体,推进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人们逐步走上富裕路。
此外黄花镇杨家河村和樟村坪镇栗林河村,都有走马岭,前者为刘备牵马走过、后者为关羽牵马走过;邓村乡袁家坪村则有跑马岭,传说张飞曾在这里放牧跑马。因为三国时期,夷陵属于蜀国地盘,所以与蜀汉将帅行踪相关的地名比比皆是,广为流传。

(来源:夷陵发布 文案:高秉龙)

责任编辑:邱承娇

评论0

    心“岭”神会

    乡旅 田野上 发布 2024-05-22 08:21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七期《心“岭”神会》:

    说到“岭”字地名

    您知道多少

    又期待听到哪些故事

    看看小编是否心领神会

    和您不谋而合

    鸦鹊岭
    鸦鹊岭,是一个镇名,位于夷陵区东部。鸦鹊岭地名的来历,源于一个神话传说。

    ▲鸦鹊岭地图

    相传很久以前,鸦鹊岭是个无人烟、无名气的小山岭。岭上树木丛生,有棵十几丈高的老槐树,树顶上有个簸箕大的鸦鹊窝。有一年,有个逃荒的吴寡妇带着小丫头来到这里,在老槐树下搭了个窝棚安家。母女俩每天起早摸黑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从此这个山岭便有“丫婆岭”之称。后来逃荒到此的人越来越多,吴寡妇总是想方设法救济他们,留他们同在岭上开荒种地,不到半年,岭上就住了几十户人家。

    ▲俯瞰鸦鹊岭田园

    有一天,西湾的财主张员外带领家丁到丫婆岭打猎,看到开垦出来的良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顿时起心不良,令打手把岭上乡亲们赶到大槐树下,大声喊道:“这里是本员外的祖坟地,你们随便动土,破我风水,为了超度先辈,你们每人得交白银五十两,限三日交清,如有迟误,莫怪我手下无情。”乡亲们急得呼天喊地,一筹莫展。

    ▲延绵丘陵

    当夜五更,愁愤不已的吴寡妇刚合眼,忽然有个白胡子老头给她报了个梦,叫她不用发愁,说大槐树上的鸦鹊窝是个金窝窝,明天可去窝里取银子搭救乡亲。吴寡妇十分欢喜,第二天一早,就叫自己的丫头爬到树上,果然窝里满是白花花的银子。母女俩将银子取下来,分给乡亲还清债务。从这天起,窝里每天生一个金元宝。

    ▲槐树 图源网络

    几天后消息传到张员外耳朵里,当即带人连夜赶到槐树下,守到天亮将银子取下,捧着白花花的银子,眼睛笑眯了缝。摸了又摸,不料越摸越糙手,仔细一看,却是一个白石头。张员外吃惊不小,又守了几天,取下的银子都变成了石头。他气急败坏地把石头扔在地上,丧着脸走了。说也稀奇,他一走,石头就忽闪忽闪变成了银子,乡亲们又捡起来使用。
    第二天张员外得知情况后火冒三丈,带领家丁要砍倒老槐树,吴寡妇和乡亲们胳膊挽胳膊,围着大树不让动。张员外调来更多打手,赶走树下乡亲,举斧砍树,可是斧头刚挨到树,斧把就断了,一连换了十几把斧头,也没砍出一条印。于是又换锯子来锯,锯条刚挨到树,也断了。此刻吴寡妇突然冲向张员外,把张员外撞翻在地,张员外气急败坏要烧吴寡妇。打手们把吴寡妇扔到火堆,只听得一声炸雷,天昏地暗,大雨倾盆,眨眼间,风停雨住,吴寡妇毫发无伤,大树上却挂着张员外血淋淋的心肝,树干上刻着“今生作恶,自招其祸”八个大字。看到张员外遭到报应,乡亲们皆大欢喜。这时窝里飞出一只金晃晃的鸦鹊,叫了几声,点了三下头,展翅向南飞去。恶霸既除,鸦鹊窝里再也没有元宝了。后来,人们为了不忘鸦鹊的恩德,把“丫婆岭”改为“鸦鹊岭”了。

    ▲鸦鹊岭集镇

    除了神话传说外,鸦鹊岭的地名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说法。相传古代的鸦鹊岭因自然环境宜人,常有成群结队的喜鹊栖集于山岭之上,故为鸦鹊岭。如今的鸦鹊岭镇,交通四通八达、工农业齐头并进,是夷陵全新“东大门”。镇里项目建设红红火火,流域治理井然有序,呈现一派“产业旺城”的良好景象。
    大老岭
    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境内,西与屈原故里秭归县接壤,北与昭君故乡兴山县相望。在长江西陵峡北岸丛山深处,主峰天柱峰海拔2008米,是三峡大坝库首最高峰,自古就有“三峡云顶”的美誉。

    ▲三峡云顶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那么,大老岭的地名由来是怎样的呢?传说之一是古时候这片深山老林常有大老虎出没,所以被当地百姓称为大老岭;传说之二是因为这片山岭面积庞大,里面拥有许多珍稀资源和古老物种,因此得名大老岭。两种传说都有道理,相较而言第二种更为贴切。

    ▲鸟瞰大老岭 王成峰摄

    说其面积大,是因为大老岭位于夷陵,连接秭归、兴山两县,总面积达142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5217公顷、缓冲区4410公顷、实验区459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说其古老,是因为大老岭堪称百万年前的植物避难所,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近3万亩,保护区自然环境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珙桐、红豆杉等56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及豹猫、林麝、金雕等66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均在这里生存和繁衍。

    ▲红腹锦鸡 柯晓宇摄

    ▲珙桐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大老岭还岭中有岭,比如盘龙岭,因整个山脊蜿蜒起伏、树形怪异若龙而得名,以千手观音树最为有名。

    ▲盘龙岭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千手观音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总体规划总体布局 图源大老岭保护区

    今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了《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3-2032)》,明确了保护区今后10年的建设任务和发展方向,对保护管理、生态修复、科研监测等七大部分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划,预计总投资2.05亿元。大老岭,必将乘势而起,顺势而为,开启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马宗岭

    马宗岭是夷陵区下堡坪乡的一个行政村名,以前曾设有马宗岭乡、公社。因三国时期蜀汉帝王刘备在此地洗梳马毛而得名。

    ▲下堡坪集镇

    ▲马宗岭村雪景

    传说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军队杀害之后,刘备为了报仇,亲率数十万大军出川与吴军交战,不料又被吴军统帅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溃败,刘备带领残兵,经雾渡河邓家坪,退至下堡坪乡马宗岭境内安营扎寨,准备养精蓄锐,和陆逊再战。

    ▲马脊形山岭

    刘备吩咐侄子关兴就地宿营练兵。士兵们挖灶、洗衣、磨刀,人烟稀少的山岭上,变得生机蓬勃。刘备每天都要骑着战马,各处察看。有一回,天气暴热,刘备巡察归来,下马后吩咐士兵取下马鞍,让马休息,那战马却大汗如雨,浑身不舒服,即刻在地上打起滚来,汗水和着泥土,搞得脏兮兮的,脊背上的长毛也滚裹得乱七八糟。刘备十分心疼,叫部下拿来梳子,亲手给马梳理脊毛,从头至尾梳理了一遍又一遍,又叫部下端来热水,亲手给马洗了个热水澡。这个山岭从此便被人们称为马宗岭,说来也巧,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刘备给马梳毛的山岭,渐渐长成了马脊形。

    ▲三国遗迹

    自从刘备在此驻扎以后,这里又围绕马宗岭,留下了很多用“马”命名的地名,如马墩、下马台、系马桩等,每个地方都有故事和遗迹。

    ▲马宗岭茶园

    如今,马宗岭交通通畅,环境优良,正按照下堡坪乡“扛牢三峡生态责任,打造水清岸绿山美的‘两山’示范”战略,大力发展茶叶、核桃等多种经济作物,同时以“三国文化”为载体,推进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人们逐步走上富裕路。
    此外黄花镇杨家河村和樟村坪镇栗林河村,都有走马岭,前者为刘备牵马走过、后者为关羽牵马走过;邓村乡袁家坪村则有跑马岭,传说张飞曾在这里放牧跑马。因为三国时期,夷陵属于蜀国地盘,所以与蜀汉将帅行踪相关的地名比比皆是,广为流传。

    (来源:夷陵发布 文案:高秉龙)

    责任编辑:邱承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