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蜂笼寨与郑家洞

乡旅 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常家垭村 浏览2591次时间:2021-01-11 00:00

作者:  向明炎  周学锰

图片1.png

邓村东面有一山脉是由下堡坪境内的双龙山向南延伸至云台山、蜂笼寨、钟鼓寨逐渐到长江边的脉系,山脉以西是乐天溪河流域,邓村及以上河段为板仓河,下段是乐天溪河。

4.jpg

蜂笼寨位于邓村乡常家垭村与下堡坪乡九山坪村交界处,距邓村乡政府约14公里,海拔高1368.4米,方圆约4公里,山体高155米,山势陡峭如刀砍斧劈一般。整个蜂笼寨好似一口大钟扣在山岭之上,最先迎接东方的日出,与北边的云台山遥相呼应。云遮雾罩时,恰是天上飘来的仙山,居于云雾之中。

蜂笼寨属石灰岩构造,千万年前,在水的冲击下形成了很多自然溶洞,因山腰溶洞多、形如蜂笼状并建有山寨而得名,是邓村乡东边地区仅存的沉积岩山体。山上较大的溶洞有郑家洞、李家洞、肖家洞、王家洞、牛角洞、鹰子洞、龙洞等,以姓氏命名的山洞因为以前有人家在里面居住而得名,位于邓村一侧的有郑家洞、肖家洞、牛角洞、鹰子洞。

蜂笼寨下,是火成岩,岩层分界线明显,其山势较缓,曾经有大片的良田,物产甚丰。清朝年间,周姓人家从当阳金门迁至这里,在西坡建有双天井屋。


DJI_0506_wps图片.jpg

郑家洞是蜂笼寨众多溶洞中其中的一个,位于蜂笼寨西侧悬崖的半山腰,上下左右都是悬崖绝壁。郑家洞洞高18米,宽12米,深14米,外宽内窄,形如喇叭,与邓村乡中包山遥遥相望。郑家洞是个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清朝咸丰年间,白莲教经过此地时,当地居民为了躲避白莲教,整修了郑家洞和卡坎。洞口左边石壁上有人工凿一条宽约0.5米,长约2米的小径与卡坎连接。卡坎建在悬崖外边沿上,长约200米左右,内宽3至5米。卡坎内设三道卡门,第一道卡门(外门)守山口,第三道门(内门)在洞口。卡坎出来至西坡中间岩石下有一口水井,可以满足近百人生活需要。

图片2.png

1928年2月,中共宜昌县委书记郑炽昌等到乐天溪开展工作。同年秋,建立中共莲沱区委、农民协会和赤卫队。

1929年3月,鄂西特委和宜昌县委派朴光全、易正清等到莲沱训练赤卫队,准备暴动,与贺龙领导的红军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共产党所领导的农民赤卫队认为郑家洞可凭借天险抵御外敌,故重修郑家洞,整修了卡坎、卡门,作为农民赤卫队的根据地。洞内建有三层木楼,储备有大量的粮食、火药和日常生活物资,可供近百人居住。赤卫队的主要武器是土枪、土炮、大刀和长矛。

图片3.png

8月初,赤卫队在巴兴归根据地武装支援下,捣毁了团总胡孝全的老巢,杀死胡孝全之子胡学士,缴枪l 9支,附近两个区团闻讯瓦解,邓村团总卢少达到宜昌以木料换枪,准备顽抗,路过莲沱时,在乐天溪被赤卫队打死,缴枪5支。

10月6日(农历九月四日),在中共莲沱区委书记杨继平等领导下,举行著名的“九四”暴动。赤卫队兵分三路:第一路70余人,由杨继平带领,袭击乐天溪地主武装成功,杀死土豪朱其治;第二路100余人,由朴光全指挥,向路溪坪进发,打垮了地主武装,杀死土豪刘南亭、宋文伯,开仓分粮济贫;第三路近100人,由赵德昌带领向九山挺进,在白露垭、孙家河遭陈吉武团防伏击,牺牲40余人,伤者更多,幸第二路增援,击退团防。时值宜昌驻军一个营向乐天溪逼近,各地团防又相呼应,将赤卫队合围于沙坪、古城。8日,赤卫队退守郑家洞,以待外援。

图片4.png

进洞后,一方面派人联系区委书记杨继平组织力量增援,一方面进行休整,凭借天险抗击敌人,洞内由周学祥、郑兴昌负责。混进革命队伍的地主周少伯暗地里将郑家洞子里面共产党员赤卫队员人数、武器装备、工事防御等情况及他如何里应外合的办法和联络暗号写成密信,由弟媳放在鞋底秘密送到九山地区团总、大刀会的主要头目张南廷手中。同时,诱使他人烧毁了保存在学堂屋的黑火药。10月14日(农历九月十三)晚,周少伯积极要求站岗放哨,借机用茶水将枪炮引门引条淋湿,使枪炮不能引爆。

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五)凌晨,张清早、张香池、朱大立、杨定刚带领大刀会、团练近千人向郑家洞进攻。张清任一路由长岭至扁担垭上寨顶,杀死哨兵,将关键地方堵死。从山上掀下石头,砸在卡坎内,卡坎内人员涌向洞内或能躲避的地方,卡门的炮台被砸坏。赤卫队员既无法还击,人员又无法疏散。另一路由桂花垭迂回于郑家洞山脚,将重要的地方全部守住,山上山下将郑家洞团团包围。

待山上的行动后,山下的团练、大刀会人员向郑家洞步步逼进,首先冲破了第二道卡门,逼向最后一道卡门,这时他们向洞内人员喊话:“你们都出来,一个不杀,一个不捆……”。并大喊周少伯、周学祥快出来接头(谈判)。但是,当周少伯及家人走出去后,大屠杀便开始了。赤卫队员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周学祥、李正亮等共产党员、赤卫队员相继从洞口跳下悬崖,被守在山下的团丁、大刀会人员追捕杀害。郑家洞里的共产党员、赤卫队员全部遇难,鲜血染红了郑家洞及蜂笼寨。洞子陷落后,大刀会、团练将洞内、卡坎内所有东西放火烧毁。

革命失败后,先后有共产党员、赤卫队队员、妇女、儿童、无辜百姓达100多人被杀害,属邓村籍的达70余人。(其中3名儿童,11岁1人,12岁2人)。郑兴昌因为当时不在洞内,后被害于响潭溪。

图片5.png

解放后,有关郑家洞革命先烈们的英雄壮举广为流传,逐步成为邓村乡、下堡坪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都有学生、单位、团体到此参观、瞻仰,如今的洞内仍可清晰的看到当年被烧焦的玉米、小麦等残余物。1980年,常家垭被划为革命苏区。

现在,常家垭村多方筹资,修通了到蜂笼寨3.8公里公路,在郑家洞洞口安装了钢管护栏,并对部分设施进行了简易修复,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烈遗骨集中营墓,竖起了四座纪念碑。

评论0

    蜂笼寨与郑家洞

    乡旅 村管理员 发布 常家垭村 2021-01-11 00:00

    作者:  向明炎  周学锰

    图片1.png

    邓村东面有一山脉是由下堡坪境内的双龙山向南延伸至云台山、蜂笼寨、钟鼓寨逐渐到长江边的脉系,山脉以西是乐天溪河流域,邓村及以上河段为板仓河,下段是乐天溪河。

    4.jpg

    蜂笼寨位于邓村乡常家垭村与下堡坪乡九山坪村交界处,距邓村乡政府约14公里,海拔高1368.4米,方圆约4公里,山体高155米,山势陡峭如刀砍斧劈一般。整个蜂笼寨好似一口大钟扣在山岭之上,最先迎接东方的日出,与北边的云台山遥相呼应。云遮雾罩时,恰是天上飘来的仙山,居于云雾之中。

    蜂笼寨属石灰岩构造,千万年前,在水的冲击下形成了很多自然溶洞,因山腰溶洞多、形如蜂笼状并建有山寨而得名,是邓村乡东边地区仅存的沉积岩山体。山上较大的溶洞有郑家洞、李家洞、肖家洞、王家洞、牛角洞、鹰子洞、龙洞等,以姓氏命名的山洞因为以前有人家在里面居住而得名,位于邓村一侧的有郑家洞、肖家洞、牛角洞、鹰子洞。

    蜂笼寨下,是火成岩,岩层分界线明显,其山势较缓,曾经有大片的良田,物产甚丰。清朝年间,周姓人家从当阳金门迁至这里,在西坡建有双天井屋。


    DJI_0506_wps图片.jpg

    郑家洞是蜂笼寨众多溶洞中其中的一个,位于蜂笼寨西侧悬崖的半山腰,上下左右都是悬崖绝壁。郑家洞洞高18米,宽12米,深14米,外宽内窄,形如喇叭,与邓村乡中包山遥遥相望。郑家洞是个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清朝咸丰年间,白莲教经过此地时,当地居民为了躲避白莲教,整修了郑家洞和卡坎。洞口左边石壁上有人工凿一条宽约0.5米,长约2米的小径与卡坎连接。卡坎建在悬崖外边沿上,长约200米左右,内宽3至5米。卡坎内设三道卡门,第一道卡门(外门)守山口,第三道门(内门)在洞口。卡坎出来至西坡中间岩石下有一口水井,可以满足近百人生活需要。

    图片2.png

    1928年2月,中共宜昌县委书记郑炽昌等到乐天溪开展工作。同年秋,建立中共莲沱区委、农民协会和赤卫队。

    1929年3月,鄂西特委和宜昌县委派朴光全、易正清等到莲沱训练赤卫队,准备暴动,与贺龙领导的红军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共产党所领导的农民赤卫队认为郑家洞可凭借天险抵御外敌,故重修郑家洞,整修了卡坎、卡门,作为农民赤卫队的根据地。洞内建有三层木楼,储备有大量的粮食、火药和日常生活物资,可供近百人居住。赤卫队的主要武器是土枪、土炮、大刀和长矛。

    图片3.png

    8月初,赤卫队在巴兴归根据地武装支援下,捣毁了团总胡孝全的老巢,杀死胡孝全之子胡学士,缴枪l 9支,附近两个区团闻讯瓦解,邓村团总卢少达到宜昌以木料换枪,准备顽抗,路过莲沱时,在乐天溪被赤卫队打死,缴枪5支。

    10月6日(农历九月四日),在中共莲沱区委书记杨继平等领导下,举行著名的“九四”暴动。赤卫队兵分三路:第一路70余人,由杨继平带领,袭击乐天溪地主武装成功,杀死土豪朱其治;第二路100余人,由朴光全指挥,向路溪坪进发,打垮了地主武装,杀死土豪刘南亭、宋文伯,开仓分粮济贫;第三路近100人,由赵德昌带领向九山挺进,在白露垭、孙家河遭陈吉武团防伏击,牺牲40余人,伤者更多,幸第二路增援,击退团防。时值宜昌驻军一个营向乐天溪逼近,各地团防又相呼应,将赤卫队合围于沙坪、古城。8日,赤卫队退守郑家洞,以待外援。

    图片4.png

    进洞后,一方面派人联系区委书记杨继平组织力量增援,一方面进行休整,凭借天险抗击敌人,洞内由周学祥、郑兴昌负责。混进革命队伍的地主周少伯暗地里将郑家洞子里面共产党员赤卫队员人数、武器装备、工事防御等情况及他如何里应外合的办法和联络暗号写成密信,由弟媳放在鞋底秘密送到九山地区团总、大刀会的主要头目张南廷手中。同时,诱使他人烧毁了保存在学堂屋的黑火药。10月14日(农历九月十三)晚,周少伯积极要求站岗放哨,借机用茶水将枪炮引门引条淋湿,使枪炮不能引爆。

    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五)凌晨,张清早、张香池、朱大立、杨定刚带领大刀会、团练近千人向郑家洞进攻。张清任一路由长岭至扁担垭上寨顶,杀死哨兵,将关键地方堵死。从山上掀下石头,砸在卡坎内,卡坎内人员涌向洞内或能躲避的地方,卡门的炮台被砸坏。赤卫队员既无法还击,人员又无法疏散。另一路由桂花垭迂回于郑家洞山脚,将重要的地方全部守住,山上山下将郑家洞团团包围。

    待山上的行动后,山下的团练、大刀会人员向郑家洞步步逼进,首先冲破了第二道卡门,逼向最后一道卡门,这时他们向洞内人员喊话:“你们都出来,一个不杀,一个不捆……”。并大喊周少伯、周学祥快出来接头(谈判)。但是,当周少伯及家人走出去后,大屠杀便开始了。赤卫队员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周学祥、李正亮等共产党员、赤卫队员相继从洞口跳下悬崖,被守在山下的团丁、大刀会人员追捕杀害。郑家洞里的共产党员、赤卫队员全部遇难,鲜血染红了郑家洞及蜂笼寨。洞子陷落后,大刀会、团练将洞内、卡坎内所有东西放火烧毁。

    革命失败后,先后有共产党员、赤卫队队员、妇女、儿童、无辜百姓达100多人被杀害,属邓村籍的达70余人。(其中3名儿童,11岁1人,12岁2人)。郑兴昌因为当时不在洞内,后被害于响潭溪。

    图片5.png

    解放后,有关郑家洞革命先烈们的英雄壮举广为流传,逐步成为邓村乡、下堡坪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都有学生、单位、团体到此参观、瞻仰,如今的洞内仍可清晰的看到当年被烧焦的玉米、小麦等残余物。1980年,常家垭被划为革命苏区。

    现在,常家垭村多方筹资,修通了到蜂笼寨3.8公里公路,在郑家洞洞口安装了钢管护栏,并对部分设施进行了简易修复,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烈遗骨集中营墓,竖起了四座纪念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