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茶产业链条上的动力“引擎” ——记湖北省人大代表萧氏茶业集团董事长肖勇

村务 萧氏茶坊 发布 来源: 邓村坪村 浏览3247次时间:2021-05-06 00:00

肖勇,富有传奇色彩。14岁开始融入茶叶,采茶、制茶、卖茶、品茶、研究茶,20多岁组建茶叶公司化解茶乡卖茶难,与茶结缘36年,成了湖北茶产业链条上的动力引擎,他成了茶叶界的能人。他领导下的萧氏集团连续十年名列中国茶叶前十强。

他是茶产业的“服务员”

他是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专家,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正高级经济师,国家级评茶师,中国制茶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宜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宜昌市首席茶叶专家……身为省人大代表的肖勇,在销售领域颇有建树的他当选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他领导的萧氏集团安置了近500名山区茶农与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化解了辐射区域内30万亩茶叶销售难题。萧氏集团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轻工业先进集体、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中国最美绿色食品企业”。

萧氏茶业集团目前已形成从“育茶苗(推广良种良法)——建设茶山公园(标准化种植)——智能化无人工厂洁净生产(独创鲜叶清洗工艺,结合智能化标准化加工确保健康茶饮)——建设茶叶专业市场(三峡茶城)——品牌化销售(两大中国驰名商标)——线上线下全渠道拓展市场”的萧氏模式。他是茶山的儿子,祖辈种茶制茶,一生都与茶相融、与茶相伴,他以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践行一生的诺言——做好茶产业的服务员。

走出山旮旯闯茶市

楠木山顾名思义是贵族化楠木生长的地方,当年14岁的肖勇住在楠木山的深山中,但是他不服输,对茶叶痴迷,勤学苦练,创新思维屡屡被转化为生产力,在磨砺打拼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而被乡镇企业相中,招募至麾下负责销售茶叶。当业务员四处叫卖的经历,让他开拓了市场眼界,有了闯市场博弈的经验,肖勇决定单干,从开“云雾商店”卖茶叶起步。随后到应城开茶庄,发传单、刷广告、卖吆喝,开了8家“茶庄”专卖邓村茶。

90年代初随着茶店增多、他的经验被克隆,茶叶市场也出现了变数,肖勇立刻转移战场,在宜昌火车站前亮出了“萧氏茶叶”的标牌。经验决定成败,收获颇丰。但是,他的体验式卖茶经验再度被跟风,各种同质化的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批茶贩大军向宜昌集结,采摘粗糙、土法加工、包装简陋、产品低端的结果就是火拼价格,这让他陷入了极度的迷茫中。

1996年,邓村茶叶面积达到了3万亩,因为扛起茶叶销售大旗的邓村红茶厂倒闭,红茶厂消失了,而绿茶经营又没有市场主体,历来都是优质茶产区的邓村乡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困顿。肖勇在邓村经历过眼见茶农把鲜叶提到加工厂去卖,五毛一斤还被嫌弃采摘不讲究的尴尬,原因是农民采摘的鲜叶粗糙,有多长就采多长,粗枝大叶的鲜叶加工后,干茶卖不出去,种茶农民心如刀绞,而加工厂也无可奈何。

肖勇至今还记得当时邓村乡茶市的情况:鲜叶提到加工厂去卖,五毛一斤还嫌弃采摘不讲究的尴尬,茶农种茶起床比鸡还早、睡觉比狗还晚、过得比牛还累、最终收获长声短气的生活,后悔种茶的思想迅疾蔓延,甚至有人干脆把大量的鲜叶倒掉,把责任归咎到当初结构调整。茶叶任人脚踩任车碾压,茶农挥泪斩茶毁茶种粮,当地甚至流传起“走进邓村乡、茶躺公路上、茶树当柴烧、茶农泪汪汪”的童谣。

产业尴尬时回乡办厂

这个场景深深地刺痛肖勇的心,因采茶背都累弯了的父辈披星戴月一年,肚子都是瘪的。有人拉着他的手,肖总啊,回来带着大家一起干吧,此刻肖勇意识到开茶庄仅仅卖茶,不在源头上创新,跳的是独舞,而家乡卖茶难、卖茶贱的问题始终没有改变。于是他将宜昌的茶庄交由家人打理,准备回乡开办茶叶公司,而至亲反对声一片,“只是一根葱、莫管咸淡事”。

杂音并没有左右他的思想,肖勇吃了秤砣铁了心。1999年他经过慎重考虑,萧氏茶叶公司正式成立,他成了法人。只身返回邓村乡,他心无旁骛在9个村的中心点江坪征地建厂,并购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制茶设备,创办了宜昌第一个茶叶标准化加工厂。

厂房落成庆典的当天,5000村民扶老携幼前来长见识,庞大的气热杀青机、雪白的揉茶机让村民们大开眼界。他改变了茶农大小粗细一把抓,靠卖数量挣钱的采摘传统,推行分级论价,把名优茶最好的料子(鲜叶)提高到天价,比往年高出了6倍以上,茶农依据他的要求采摘,采一斤芽茶,比采50斤普通茶还值钱,当拿着花花的票子还不敢相信,茶农用手指弹出了清脆的纸响,当年茶农人均就增收500多元。周边茶农感激不尽为茶厂送来了腊肉、鸡蛋、白菜。还夸他救了茶树的命,保住了茶农的碗。标准化的加工厂让茶农的鲜叶不再愁卖,茶农的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每年以30%增长。

随后他在邓村王家垭、乐天溪、雾渡河、樟村坪,秭归、兴山建厂延伸产业触角,发展大道的萧氏茶叶工业园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企业的注册商标“萧氏、金香品雪”慢慢全国驰名。

三峡茶城成茶市拐点

宜昌有8个县市区产茶,但是没有固定的茶叶市场、对外销售没窗口、农商对接无平台、文化展示没舞台。

茶是大雅之物,文化内涵丰富,而文化呈现与市场兼容需要大型的茶叶市场。见多识广的肖勇提议兴建三峡茶城,他倾其所有注资与人开办三峡茶城。一个“立足宜昌、连接三峡、网络湖北、辐射全国”的大型茶叶交易市场——三峡茶城诞生。500名从事茶叶生产者、加工者,变身在三峡茶城当上了茶老板,如今三峡茶城也是安徽黄芽的重要产地,在邓村1亩茶1万元成了常态。

3年里,他和三峡茶城人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2006年三峡茶城傲然矗立。新建的三峡茶城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叶品牌云集到这里,宜昌本土的茶叶商人纷至沓来。三峡茶城更像一个孵化器,让500多宜昌的泥巴腿子眼前豁然一亮,形成两栖茶人,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茶园:在茶园建有茶叶加工厂收购加工,在三峡茶城市场内有门店销售,将茶园与市场进行了无缝对接,卖茶的难题就这样化解了。看着每天人流如织的买卖贸易身影,看着进进出出的运茶车辆,这给了肖勇和三峡茶城人莫大的安慰,付出总算有了收获,更大的是精神抚慰。

每当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来三峡茶城考察时,他心里说,你们看到的是华丽的外衣,骨子里的难你们是无法想象的,风雨之后方见彩虹,三峡茶城的市场功能彻底解决夷陵区的卖茶难。同时,在新建三峡茶城的过程中,肖勇收购了20多家茶企组建了萧氏集团。

茶叶清洗成世界茶经

肖勇在俄罗斯推介湖北茶

三峡茶城建成了,市场体系形成,当初萧氏最大的形象店在三峡茶城建成。此刻在谋划萧氏茶产品的个性化。一个茶艺的细节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泡茶之前的洗茶,其实在茶艺中实为醒茶。为什么要洗,有人说:茶叶哪怕没有农残、也有无法避免1/1000的鸟粪、昆虫爬过的几率。

肖勇一直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农残安全问题,决定对茶叶实施先清洗、后加工技术,他与同事反复研究论证可行性,最后拿出了论证报告。全国茶叶年会在宜昌召开时,其中一项议程就是产业论坛,在三峡工程大酒店会议室,记者也在现场采访。当肖勇介绍这个茶叶清洗课题后,来自全国的大部分茶叶专家先是惊愕、后表示支持,尤其是时任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对这个清洗课题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但其中少数专家不怕得罪谁,预言犀利:不要把简单的工艺复杂化,茶叶清洗是个伪命题、这个课题就是瞎胡闹,这颠覆了中国茶叶的传统……

少数专家的逆向思维,让肖勇醍醐灌顶,在晚宴上他逐一为专家敬酒,尤其感谢提反对意见的专家,提出的意见有的是他没有想到的细节。茶叶清洗课题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加快了速度,肖勇与研发人员摸爬滚打在一起,历经四代革新,经过上千次的试验,茶叶清洗容易但是脱水困难,茶叶鲜叶水分超标之后加工出来的茶叶容易造成汤色浑浊,茶叶经过水冲360度冲刷、浸泡后,流水线上流出的废水浑浊、有大量胎叶、老叶、更有茶梗等。这个脱水、风干工艺他们改进了三年。终于首创出“鲜叶水洗”全新工艺,打破了世界制茶历史的千年传统,保障了茶叶产品的洁净安全。

不仅如此,肖勇在茶叶完成清洗之后,直接连接上了另外2条自动化生产线。暨:红茶、绿茶生产线。只需设定参数,绿茶杀青、冷却、揉捻、整形、烘干一气呵成,红茶萎凋、揉捻、整形、发酵、烘干全程智能化。

2019年4月,投资过亿元研发的世界首个茶叶加工智能化“无人工厂”在邓村乡建成投产,自控投用率达98%,实现从鲜叶到成品全流程无人化机械产量,生产线可24小时连续化作业,年产能2000吨。当专家们站在清洗车间内,目睹看似绿得发亮、嫩得欲滴的茶叶在经过水淘之后,水质很快发生变化时,连声说:不洗不知道,不洗不知道。

从茶叶投进清洗生产线,到干茶从烘干设备吐出,加工过程中没有人工接触,当颜色清澈、汤色透亮、清香扑鼻的茶叶呈现在专家及嘉宾面前时,人们惊呼大开眼界……经国际国内专家组评定:该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吞吐量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萧氏实现了茶叶从鲜叶清洗到干茶出仓全程不落地生产,标志着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工业加工的飞跃,最高标准的保障了食品卫生安全。

他的团队先后获得茶树鲜叶清洗工艺、茶叶自动化生产线、茶树穴盘育苗的基质等国家发明专利68项。“茶叶清洁化连续化加工工艺”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他主导研究的关于夏秋茶原料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中茶杯”、“中绿杯”、“华茗杯”、“中国茶叶国际博览会”等国际国内专业评比中,萧氏产品一经展出,便包揽各类最高奖项,被业界形象地称之为“获奖专业户”。萧氏宜昌宜红(皇乌眉)荣获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金奖,“萧净尖”、“金香品雪”在日本“世界绿茶协会”举办的评比活动中双获“最高金奖”,此荣誉全球唯一。

肖勇推行的品牌、商标战略开花结果,“萧氏”、“金香品雪”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萧氏拥有“萧净尖”、“萧氏茶境界”、“萧氏楚红”等注册商标200余件。建立了2000多家营销网点。产品远销日本、墨西哥、韩国、南非、阿尔及利亚等国际市场。

肖勇在发展大道建成的萧氏茶产业高新科技园,成为国内首个茶产业综合性工业园区,形成茶食品、茶饮料、茶医药、茶机械、橘皮与夏秋茶综合利用及冷链物流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深加工产业链条。

优选茶种工厂化育苗

位于许家冲村的萧氏苗木基地50万株茶苗,被13名员工请出了营养钵,走进保康县店垭镇,发展近200亩新茶园后,腾出的穴盘又定植了新苗。4月26日,冬季刚刚扦插的茶苗又长出新芽。冬春气候适合栽植茶苗,萧氏茶苗基地已经销售茶苗2900万株,可发展1万亩茶园。去年以来,位于三峡坝区的萧氏茶苗基地及附属基地共销售茶苗9000万株,可发展茶叶3万亩。而这些茶苗走出营养盘后,扦插的茶苗木又长了一芽两叶,秋冬季即可到茶园定植。

为了发展茶叶不输在种苗起跑线上,肖勇看到了茶叶品种的短板。很多茶园现有的品种是浙江小叶种,尽管小叶种加工出来的外形纤细,但是产量低、味道清淡。而最普遍的本地品种宜昌大叶种则良莠不齐,为了优选品种,培育良种,肖勇依据海拔优势,在具有温室效应的三峡坝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兴建了茶叶育苗工厂“萧氏集团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肖勇要让新发展的茶园和改造的茶园品种是优选培育的宜昌大叶种新生代,上市早、叶片大、产量高。苗圃繁育基地占地100亩,育苗工厂运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和设施农业等现代技术以及自动化育苗温室,智能育苗工厂里,从光照时长、浇水时长到温度高低等,所有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全部被智能控制。只需轻触屏幕,就能要雨得“雨”、要光得光,培育的茶苗品种纯度高,成活率高。许家冲苗木基地与当地移民抱团成为了经济联合体,安置移民固定用工13人、季节性用工200多人。肖勇说:宜昌大叶种茶被优选后,在这里扦插、温室培育,一般的普通茶叶耐病,不仅为本地提供了优质茶苗,茶苗覆盖了全省,产业发展让种苗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将茶园变成了公园

4月27日一大早,夷陵区邓村乡王家垭的茶园里有很多的拍客,有摄影发烧友,还有大量或穿红或着绿、或一身白的游客。这些游客在萧氏茶坊里居住后,一大早就在萧氏茶山公园里自拍。

无独有偶,在茶旅小镇一期工程竣工后,茶旅小镇观光茶园建成开放,18栋木屋住宿价格并不便宜,而进入春季以后,天天爆满,三峡茶旅小镇正在抓紧施工扩容,邓村乡上百家茶家乐,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茶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无论是萧氏集团独资的王家垭茶山公园,还是参股的邓村茶旅小镇,都像磁场一样,从2019年茶旅小镇运行以来,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让茶园成为看点是肖勇的初衷,见多识广的他看到四川的蒙顶山、安吉白茶基地的茶园、福建大红袍茶园变成了公园,游客络绎不绝,心里就痒。

邓村茶园看点多,山脊、盆地、河谷风格迥异,只是略加整理、新修观景公路、平台就是景区。但是没有人会响应他,于是他花钱收购了王家垭茶场及茶园,有人笑他傻的可爱,茶园海拔高、产量低、管理难,鬼不生蛋的地方有什么好哦。

但是肖勇自有他的规划,他砍掉了老茶树,对新长的茶树整形、成为了密植、免耕、平整有颜值的茶园,硬化了土路,建设了观景平台,2年后,王家垭的茶山变成了公园,不仅频频成为各级媒体的画面主景,成为邓村茶园代言的名片。尤其是这种茶园在春茶结束后像理发一样的机采模式,激活了茶农的敏感思维。

肖勇通过成立茶产业党委的影响,引导茶农标准化种茶,在魏家寨基地示范了茶叶与杉树间作,茶叶与小水果间作。茶园什么长相,请跟萧氏学样板……“茶叶盆地、茶叶峡谷、茶叶脊梁、茶叶山峰为代表的茶山公园逐渐成型。”旅游的驱动,吃茶变成现实,鲜茶炒肉,油炸茶饼……

肖勇说:我是办企业的,而企业的作用只能去示范、引导,没有指挥的权力。农民是现实主义者,怎么种收入高,他都会模仿,这种模仿让邓村9万亩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风景。

茶园像懒汉撒的一把豆子满天星的茶园,纷纷在秋冬季被移植成横成线,树成行,顺着山势盘旋的茶林,从山底到山巅形成了层层梯田,或蜿蜒、或盘旋……邓村茶园变了,昔日在茶园里种植的玉米、黄豆不种了,茶园的单产提高了,茶叶值钱了,尤其是茶叶需要机采就必须改变茶园模样,茶园变成了风景。鄂旅投之所以投入巨资与萧氏联合开发茶旅小镇,看中的就是邓村茶园的颜值。山峰、峡谷、盆地和山脊都种上了茶树,形成四种不同风格的景致。

妙曼茶景迎来八方客

邓村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种植水稻产量偏低,年平均气温低时就会出现白露过后水稻仍在抽穗扬花的情况,最后只能“白露不低头、割了喂老牛”。肖勇从小种地尝到过这种苦头,种植玉米也不是最佳选项,播种时会被难以计数的鸟儿吃掉,成熟期前后又要面对野猪的祸害,入夜时分,野猪成群结队地窜进地里,一夜之间能将5分地的玉米给全部破坏殆尽。燃放鞭炮轰、敲锣打鼓赶、用高音喇叭骗,秋收时节折腾得无法安眠的经历,肖勇历历在目。所以,高山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尤为渴望,当邓村人看到国营邓村茶场人因为种植茶叶过上好日子,也跟着种起了茶叶。如今邓村茶叶种植面积达9万亩,其中仅用8年就发展了6万亩,16个村、8600户、2.8万人,人均3亩茶,户均10亩多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村成为了“中国最美小镇”、“世界茶旅小镇”、“湖北省省级美丽乡村”、“绿色城镇”,全乡一个产业、寸土种茶,让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及观光农业成为模式。

雨后初霁的邓村乡白云飘渺,茶园荡翠,当天几辆大巴满载外地游客走进了邓村。鄂旅投集团与萧氏茶业联手,在邓村分三期开发三峡茶旅小镇一期工程将开发2个片区投资10亿元,覆盖茶园面积1万亩。

据悉,三峡茶旅小镇开园后,已推出“三峡大坝、邓村茶山公园、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萧氏茶博馆”等2日游产品。“观赏茶景、品吃茶餐、居住茶屋、参与制茶、鉴赏文化、购买茶叶”成为茶山邓村的新业态。

原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鉴品萧氏茶

人大代表为茶农代言

肖勇的茶产业处处为茶农着想,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他被推选为省级人大代表,为产业代言。早在2013年召开的省人大一次会议上,肖勇在鄂西北5个市20多个产茶县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将茶叶加工用电纳入鲜活农产品用电收费标准的建议》,2014年,省物价部门正式发文,明确“茶叶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享受鲜活农产品优惠电价政策。

为减少木柴、燃煤能源对茶叶加工带来的污染,特别是保护好茶产区的“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肖勇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对茶叶加工柴(煤)改电(气)清洁能源予以重点政策扶持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夷陵区在全国中西部茶叶主产区,率先实行了燃煤锅炉拆改环保补贴、加工能源及工业用电补助、加工电能替代增容计划等一系列强茶惠农政策。随着支农惠农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橘都茶乡”夷陵区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呈现出了增产增效、增值增收的良好局面,成为全国茶产县市借鉴推广的成功经验。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经济增长减缓、低端产能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等严峻形势,为解决湖北茶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突出问题,破解鄂茶产业“规模大而不强、发展快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等瓶颈短板,从法治层面支撑、保障、规范和助推鄂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历经近3年多时间的充分调研和前期论证,肖勇于2018年1月正式提交了《关于制定出台〈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议案》。经十三届省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已正式将《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项目库,纳入湖北省2020年立法计划。2019年,被成功纳入2020年地方立法计划。经过2020年多次对送审稿进行修订、论证及调研审议,于2021年1月22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由肖勇提案的《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通过表决,予以正式公布,明确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危难时处挺身救市

去年宜昌疫情打乱了茶叶的节奏,春茶开园后,因市场没有开市,太平溪的茶叶鲜叶仅仅50元每公斤。得知这个消息后,肖勇立即启动鲜叶大篷车,在太平溪、乐天溪设立了5个收购点,提前将邓村的茶叶加工厂开机投产,鲜叶价格直接提升到了120元每公斤。

茶叶价格拉升,茶农的利益得到了保护,由于当时武汉处于封城状态,全国都在抗疫,茶叶运不出去,湖北是疫情重点区,消费者不知道茶叶会不会携带病毒,销售市场遭遇障碍。

疫情期间,粮食、油料、猪肉等纳入了市民生活保供物资,而即将上市的茶叶没有纳入生活必需品保供范围,他及时提案,将茶叶纳入保供目录,并提请工会号召干部职工扶贫式消费,帮助茶产业渡过难关。

在他的谏言下,茶产业成为湖北省直各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大专院校重点对口支援的行业。新政出台,茶叶纳入省、市、县区工会福利及公务接待采购清单……在他的努力下,成功邀请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研究所等行业权威官方组织,茶学专家陈宗懋、鲁成银、刘仲华等站台湖北茶、力挺湖北茶,为湖北茶代言:发出了茶叶不会携带病毒的官方依据。以正视听、盖棺定论的发声,茶叶市场元气逐渐恢复,产品吸引了外商采购湖北茶叶20多亿元。还成功邀约安徽等地40多位茶商组团来夷采购,打通疫情茶叶销售“绿色通道”,成功帮助全区茶叶企业签订多笔批发业务。

疫情时期,肖勇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春茶生产的倡议书》,联合邓村乡11家茶企共同对茶农做出“不压价、不限购、不欠款”的承诺,做到鲜叶应收尽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坚决保障茶农收益不受疫情影响。同时对茶农从生活防疫到茶园管理进行了专业建议,并派工作人员下沉各村进行技术指导。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先后提出了《打造湖北“千亿茶产业”强省》《建设“三峡茶谷”产业集群》《调优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布局》《加快湖北茶产业立法》等各类建议和议案50多件。通过广泛调研、谏言献策,在肖勇的多方努力和积极争取下,“代表呼声”和“代表谏言”俨然成为鄂茶转型发展的时代印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善君 通讯员李娇艳 刘欣)

评论0

    茶产业链条上的动力“引擎” ——记湖北省人大代表萧氏茶业集团董事长肖勇

    村务 萧氏茶坊 发布 邓村坪村 2021-05-06 00:00

    肖勇,富有传奇色彩。14岁开始融入茶叶,采茶、制茶、卖茶、品茶、研究茶,20多岁组建茶叶公司化解茶乡卖茶难,与茶结缘36年,成了湖北茶产业链条上的动力引擎,他成了茶叶界的能人。他领导下的萧氏集团连续十年名列中国茶叶前十强。

    他是茶产业的“服务员”

    他是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专家,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正高级经济师,国家级评茶师,中国制茶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宜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宜昌市首席茶叶专家……身为省人大代表的肖勇,在销售领域颇有建树的他当选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他领导的萧氏集团安置了近500名山区茶农与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化解了辐射区域内30万亩茶叶销售难题。萧氏集团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轻工业先进集体、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中国最美绿色食品企业”。

    萧氏茶业集团目前已形成从“育茶苗(推广良种良法)——建设茶山公园(标准化种植)——智能化无人工厂洁净生产(独创鲜叶清洗工艺,结合智能化标准化加工确保健康茶饮)——建设茶叶专业市场(三峡茶城)——品牌化销售(两大中国驰名商标)——线上线下全渠道拓展市场”的萧氏模式。他是茶山的儿子,祖辈种茶制茶,一生都与茶相融、与茶相伴,他以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践行一生的诺言——做好茶产业的服务员。

    走出山旮旯闯茶市

    楠木山顾名思义是贵族化楠木生长的地方,当年14岁的肖勇住在楠木山的深山中,但是他不服输,对茶叶痴迷,勤学苦练,创新思维屡屡被转化为生产力,在磨砺打拼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而被乡镇企业相中,招募至麾下负责销售茶叶。当业务员四处叫卖的经历,让他开拓了市场眼界,有了闯市场博弈的经验,肖勇决定单干,从开“云雾商店”卖茶叶起步。随后到应城开茶庄,发传单、刷广告、卖吆喝,开了8家“茶庄”专卖邓村茶。

    90年代初随着茶店增多、他的经验被克隆,茶叶市场也出现了变数,肖勇立刻转移战场,在宜昌火车站前亮出了“萧氏茶叶”的标牌。经验决定成败,收获颇丰。但是,他的体验式卖茶经验再度被跟风,各种同质化的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批茶贩大军向宜昌集结,采摘粗糙、土法加工、包装简陋、产品低端的结果就是火拼价格,这让他陷入了极度的迷茫中。

    1996年,邓村茶叶面积达到了3万亩,因为扛起茶叶销售大旗的邓村红茶厂倒闭,红茶厂消失了,而绿茶经营又没有市场主体,历来都是优质茶产区的邓村乡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困顿。肖勇在邓村经历过眼见茶农把鲜叶提到加工厂去卖,五毛一斤还被嫌弃采摘不讲究的尴尬,原因是农民采摘的鲜叶粗糙,有多长就采多长,粗枝大叶的鲜叶加工后,干茶卖不出去,种茶农民心如刀绞,而加工厂也无可奈何。

    肖勇至今还记得当时邓村乡茶市的情况:鲜叶提到加工厂去卖,五毛一斤还嫌弃采摘不讲究的尴尬,茶农种茶起床比鸡还早、睡觉比狗还晚、过得比牛还累、最终收获长声短气的生活,后悔种茶的思想迅疾蔓延,甚至有人干脆把大量的鲜叶倒掉,把责任归咎到当初结构调整。茶叶任人脚踩任车碾压,茶农挥泪斩茶毁茶种粮,当地甚至流传起“走进邓村乡、茶躺公路上、茶树当柴烧、茶农泪汪汪”的童谣。

    产业尴尬时回乡办厂

    这个场景深深地刺痛肖勇的心,因采茶背都累弯了的父辈披星戴月一年,肚子都是瘪的。有人拉着他的手,肖总啊,回来带着大家一起干吧,此刻肖勇意识到开茶庄仅仅卖茶,不在源头上创新,跳的是独舞,而家乡卖茶难、卖茶贱的问题始终没有改变。于是他将宜昌的茶庄交由家人打理,准备回乡开办茶叶公司,而至亲反对声一片,“只是一根葱、莫管咸淡事”。

    杂音并没有左右他的思想,肖勇吃了秤砣铁了心。1999年他经过慎重考虑,萧氏茶叶公司正式成立,他成了法人。只身返回邓村乡,他心无旁骛在9个村的中心点江坪征地建厂,并购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制茶设备,创办了宜昌第一个茶叶标准化加工厂。

    厂房落成庆典的当天,5000村民扶老携幼前来长见识,庞大的气热杀青机、雪白的揉茶机让村民们大开眼界。他改变了茶农大小粗细一把抓,靠卖数量挣钱的采摘传统,推行分级论价,把名优茶最好的料子(鲜叶)提高到天价,比往年高出了6倍以上,茶农依据他的要求采摘,采一斤芽茶,比采50斤普通茶还值钱,当拿着花花的票子还不敢相信,茶农用手指弹出了清脆的纸响,当年茶农人均就增收500多元。周边茶农感激不尽为茶厂送来了腊肉、鸡蛋、白菜。还夸他救了茶树的命,保住了茶农的碗。标准化的加工厂让茶农的鲜叶不再愁卖,茶农的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每年以30%增长。

    随后他在邓村王家垭、乐天溪、雾渡河、樟村坪,秭归、兴山建厂延伸产业触角,发展大道的萧氏茶叶工业园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企业的注册商标“萧氏、金香品雪”慢慢全国驰名。

    三峡茶城成茶市拐点

    宜昌有8个县市区产茶,但是没有固定的茶叶市场、对外销售没窗口、农商对接无平台、文化展示没舞台。

    茶是大雅之物,文化内涵丰富,而文化呈现与市场兼容需要大型的茶叶市场。见多识广的肖勇提议兴建三峡茶城,他倾其所有注资与人开办三峡茶城。一个“立足宜昌、连接三峡、网络湖北、辐射全国”的大型茶叶交易市场——三峡茶城诞生。500名从事茶叶生产者、加工者,变身在三峡茶城当上了茶老板,如今三峡茶城也是安徽黄芽的重要产地,在邓村1亩茶1万元成了常态。

    3年里,他和三峡茶城人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2006年三峡茶城傲然矗立。新建的三峡茶城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叶品牌云集到这里,宜昌本土的茶叶商人纷至沓来。三峡茶城更像一个孵化器,让500多宜昌的泥巴腿子眼前豁然一亮,形成两栖茶人,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茶园:在茶园建有茶叶加工厂收购加工,在三峡茶城市场内有门店销售,将茶园与市场进行了无缝对接,卖茶的难题就这样化解了。看着每天人流如织的买卖贸易身影,看着进进出出的运茶车辆,这给了肖勇和三峡茶城人莫大的安慰,付出总算有了收获,更大的是精神抚慰。

    每当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来三峡茶城考察时,他心里说,你们看到的是华丽的外衣,骨子里的难你们是无法想象的,风雨之后方见彩虹,三峡茶城的市场功能彻底解决夷陵区的卖茶难。同时,在新建三峡茶城的过程中,肖勇收购了20多家茶企组建了萧氏集团。

    茶叶清洗成世界茶经

    肖勇在俄罗斯推介湖北茶

    三峡茶城建成了,市场体系形成,当初萧氏最大的形象店在三峡茶城建成。此刻在谋划萧氏茶产品的个性化。一个茶艺的细节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泡茶之前的洗茶,其实在茶艺中实为醒茶。为什么要洗,有人说:茶叶哪怕没有农残、也有无法避免1/1000的鸟粪、昆虫爬过的几率。

    肖勇一直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农残安全问题,决定对茶叶实施先清洗、后加工技术,他与同事反复研究论证可行性,最后拿出了论证报告。全国茶叶年会在宜昌召开时,其中一项议程就是产业论坛,在三峡工程大酒店会议室,记者也在现场采访。当肖勇介绍这个茶叶清洗课题后,来自全国的大部分茶叶专家先是惊愕、后表示支持,尤其是时任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对这个清洗课题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但其中少数专家不怕得罪谁,预言犀利:不要把简单的工艺复杂化,茶叶清洗是个伪命题、这个课题就是瞎胡闹,这颠覆了中国茶叶的传统……

    少数专家的逆向思维,让肖勇醍醐灌顶,在晚宴上他逐一为专家敬酒,尤其感谢提反对意见的专家,提出的意见有的是他没有想到的细节。茶叶清洗课题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加快了速度,肖勇与研发人员摸爬滚打在一起,历经四代革新,经过上千次的试验,茶叶清洗容易但是脱水困难,茶叶鲜叶水分超标之后加工出来的茶叶容易造成汤色浑浊,茶叶经过水冲360度冲刷、浸泡后,流水线上流出的废水浑浊、有大量胎叶、老叶、更有茶梗等。这个脱水、风干工艺他们改进了三年。终于首创出“鲜叶水洗”全新工艺,打破了世界制茶历史的千年传统,保障了茶叶产品的洁净安全。

    不仅如此,肖勇在茶叶完成清洗之后,直接连接上了另外2条自动化生产线。暨:红茶、绿茶生产线。只需设定参数,绿茶杀青、冷却、揉捻、整形、烘干一气呵成,红茶萎凋、揉捻、整形、发酵、烘干全程智能化。

    2019年4月,投资过亿元研发的世界首个茶叶加工智能化“无人工厂”在邓村乡建成投产,自控投用率达98%,实现从鲜叶到成品全流程无人化机械产量,生产线可24小时连续化作业,年产能2000吨。当专家们站在清洗车间内,目睹看似绿得发亮、嫩得欲滴的茶叶在经过水淘之后,水质很快发生变化时,连声说:不洗不知道,不洗不知道。

    从茶叶投进清洗生产线,到干茶从烘干设备吐出,加工过程中没有人工接触,当颜色清澈、汤色透亮、清香扑鼻的茶叶呈现在专家及嘉宾面前时,人们惊呼大开眼界……经国际国内专家组评定:该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吞吐量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萧氏实现了茶叶从鲜叶清洗到干茶出仓全程不落地生产,标志着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工业加工的飞跃,最高标准的保障了食品卫生安全。

    他的团队先后获得茶树鲜叶清洗工艺、茶叶自动化生产线、茶树穴盘育苗的基质等国家发明专利68项。“茶叶清洁化连续化加工工艺”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他主导研究的关于夏秋茶原料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中茶杯”、“中绿杯”、“华茗杯”、“中国茶叶国际博览会”等国际国内专业评比中,萧氏产品一经展出,便包揽各类最高奖项,被业界形象地称之为“获奖专业户”。萧氏宜昌宜红(皇乌眉)荣获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金奖,“萧净尖”、“金香品雪”在日本“世界绿茶协会”举办的评比活动中双获“最高金奖”,此荣誉全球唯一。

    肖勇推行的品牌、商标战略开花结果,“萧氏”、“金香品雪”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萧氏拥有“萧净尖”、“萧氏茶境界”、“萧氏楚红”等注册商标200余件。建立了2000多家营销网点。产品远销日本、墨西哥、韩国、南非、阿尔及利亚等国际市场。

    肖勇在发展大道建成的萧氏茶产业高新科技园,成为国内首个茶产业综合性工业园区,形成茶食品、茶饮料、茶医药、茶机械、橘皮与夏秋茶综合利用及冷链物流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深加工产业链条。

    优选茶种工厂化育苗

    位于许家冲村的萧氏苗木基地50万株茶苗,被13名员工请出了营养钵,走进保康县店垭镇,发展近200亩新茶园后,腾出的穴盘又定植了新苗。4月26日,冬季刚刚扦插的茶苗又长出新芽。冬春气候适合栽植茶苗,萧氏茶苗基地已经销售茶苗2900万株,可发展1万亩茶园。去年以来,位于三峡坝区的萧氏茶苗基地及附属基地共销售茶苗9000万株,可发展茶叶3万亩。而这些茶苗走出营养盘后,扦插的茶苗木又长了一芽两叶,秋冬季即可到茶园定植。

    为了发展茶叶不输在种苗起跑线上,肖勇看到了茶叶品种的短板。很多茶园现有的品种是浙江小叶种,尽管小叶种加工出来的外形纤细,但是产量低、味道清淡。而最普遍的本地品种宜昌大叶种则良莠不齐,为了优选品种,培育良种,肖勇依据海拔优势,在具有温室效应的三峡坝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兴建了茶叶育苗工厂“萧氏集团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肖勇要让新发展的茶园和改造的茶园品种是优选培育的宜昌大叶种新生代,上市早、叶片大、产量高。苗圃繁育基地占地100亩,育苗工厂运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和设施农业等现代技术以及自动化育苗温室,智能育苗工厂里,从光照时长、浇水时长到温度高低等,所有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全部被智能控制。只需轻触屏幕,就能要雨得“雨”、要光得光,培育的茶苗品种纯度高,成活率高。许家冲苗木基地与当地移民抱团成为了经济联合体,安置移民固定用工13人、季节性用工200多人。肖勇说:宜昌大叶种茶被优选后,在这里扦插、温室培育,一般的普通茶叶耐病,不仅为本地提供了优质茶苗,茶苗覆盖了全省,产业发展让种苗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将茶园变成了公园

    4月27日一大早,夷陵区邓村乡王家垭的茶园里有很多的拍客,有摄影发烧友,还有大量或穿红或着绿、或一身白的游客。这些游客在萧氏茶坊里居住后,一大早就在萧氏茶山公园里自拍。

    无独有偶,在茶旅小镇一期工程竣工后,茶旅小镇观光茶园建成开放,18栋木屋住宿价格并不便宜,而进入春季以后,天天爆满,三峡茶旅小镇正在抓紧施工扩容,邓村乡上百家茶家乐,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茶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无论是萧氏集团独资的王家垭茶山公园,还是参股的邓村茶旅小镇,都像磁场一样,从2019年茶旅小镇运行以来,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让茶园成为看点是肖勇的初衷,见多识广的他看到四川的蒙顶山、安吉白茶基地的茶园、福建大红袍茶园变成了公园,游客络绎不绝,心里就痒。

    邓村茶园看点多,山脊、盆地、河谷风格迥异,只是略加整理、新修观景公路、平台就是景区。但是没有人会响应他,于是他花钱收购了王家垭茶场及茶园,有人笑他傻的可爱,茶园海拔高、产量低、管理难,鬼不生蛋的地方有什么好哦。

    但是肖勇自有他的规划,他砍掉了老茶树,对新长的茶树整形、成为了密植、免耕、平整有颜值的茶园,硬化了土路,建设了观景平台,2年后,王家垭的茶山变成了公园,不仅频频成为各级媒体的画面主景,成为邓村茶园代言的名片。尤其是这种茶园在春茶结束后像理发一样的机采模式,激活了茶农的敏感思维。

    肖勇通过成立茶产业党委的影响,引导茶农标准化种茶,在魏家寨基地示范了茶叶与杉树间作,茶叶与小水果间作。茶园什么长相,请跟萧氏学样板……“茶叶盆地、茶叶峡谷、茶叶脊梁、茶叶山峰为代表的茶山公园逐渐成型。”旅游的驱动,吃茶变成现实,鲜茶炒肉,油炸茶饼……

    肖勇说:我是办企业的,而企业的作用只能去示范、引导,没有指挥的权力。农民是现实主义者,怎么种收入高,他都会模仿,这种模仿让邓村9万亩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风景。

    茶园像懒汉撒的一把豆子满天星的茶园,纷纷在秋冬季被移植成横成线,树成行,顺着山势盘旋的茶林,从山底到山巅形成了层层梯田,或蜿蜒、或盘旋……邓村茶园变了,昔日在茶园里种植的玉米、黄豆不种了,茶园的单产提高了,茶叶值钱了,尤其是茶叶需要机采就必须改变茶园模样,茶园变成了风景。鄂旅投之所以投入巨资与萧氏联合开发茶旅小镇,看中的就是邓村茶园的颜值。山峰、峡谷、盆地和山脊都种上了茶树,形成四种不同风格的景致。

    妙曼茶景迎来八方客

    邓村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种植水稻产量偏低,年平均气温低时就会出现白露过后水稻仍在抽穗扬花的情况,最后只能“白露不低头、割了喂老牛”。肖勇从小种地尝到过这种苦头,种植玉米也不是最佳选项,播种时会被难以计数的鸟儿吃掉,成熟期前后又要面对野猪的祸害,入夜时分,野猪成群结队地窜进地里,一夜之间能将5分地的玉米给全部破坏殆尽。燃放鞭炮轰、敲锣打鼓赶、用高音喇叭骗,秋收时节折腾得无法安眠的经历,肖勇历历在目。所以,高山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尤为渴望,当邓村人看到国营邓村茶场人因为种植茶叶过上好日子,也跟着种起了茶叶。如今邓村茶叶种植面积达9万亩,其中仅用8年就发展了6万亩,16个村、8600户、2.8万人,人均3亩茶,户均10亩多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村成为了“中国最美小镇”、“世界茶旅小镇”、“湖北省省级美丽乡村”、“绿色城镇”,全乡一个产业、寸土种茶,让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及观光农业成为模式。

    雨后初霁的邓村乡白云飘渺,茶园荡翠,当天几辆大巴满载外地游客走进了邓村。鄂旅投集团与萧氏茶业联手,在邓村分三期开发三峡茶旅小镇一期工程将开发2个片区投资10亿元,覆盖茶园面积1万亩。

    据悉,三峡茶旅小镇开园后,已推出“三峡大坝、邓村茶山公园、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萧氏茶博馆”等2日游产品。“观赏茶景、品吃茶餐、居住茶屋、参与制茶、鉴赏文化、购买茶叶”成为茶山邓村的新业态。

    原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鉴品萧氏茶

    人大代表为茶农代言

    肖勇的茶产业处处为茶农着想,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他被推选为省级人大代表,为产业代言。早在2013年召开的省人大一次会议上,肖勇在鄂西北5个市20多个产茶县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将茶叶加工用电纳入鲜活农产品用电收费标准的建议》,2014年,省物价部门正式发文,明确“茶叶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享受鲜活农产品优惠电价政策。

    为减少木柴、燃煤能源对茶叶加工带来的污染,特别是保护好茶产区的“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肖勇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对茶叶加工柴(煤)改电(气)清洁能源予以重点政策扶持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夷陵区在全国中西部茶叶主产区,率先实行了燃煤锅炉拆改环保补贴、加工能源及工业用电补助、加工电能替代增容计划等一系列强茶惠农政策。随着支农惠农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橘都茶乡”夷陵区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呈现出了增产增效、增值增收的良好局面,成为全国茶产县市借鉴推广的成功经验。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经济增长减缓、低端产能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等严峻形势,为解决湖北茶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突出问题,破解鄂茶产业“规模大而不强、发展快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等瓶颈短板,从法治层面支撑、保障、规范和助推鄂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历经近3年多时间的充分调研和前期论证,肖勇于2018年1月正式提交了《关于制定出台〈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议案》。经十三届省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已正式将《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项目库,纳入湖北省2020年立法计划。2019年,被成功纳入2020年地方立法计划。经过2020年多次对送审稿进行修订、论证及调研审议,于2021年1月22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由肖勇提案的《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通过表决,予以正式公布,明确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危难时处挺身救市

    去年宜昌疫情打乱了茶叶的节奏,春茶开园后,因市场没有开市,太平溪的茶叶鲜叶仅仅50元每公斤。得知这个消息后,肖勇立即启动鲜叶大篷车,在太平溪、乐天溪设立了5个收购点,提前将邓村的茶叶加工厂开机投产,鲜叶价格直接提升到了120元每公斤。

    茶叶价格拉升,茶农的利益得到了保护,由于当时武汉处于封城状态,全国都在抗疫,茶叶运不出去,湖北是疫情重点区,消费者不知道茶叶会不会携带病毒,销售市场遭遇障碍。

    疫情期间,粮食、油料、猪肉等纳入了市民生活保供物资,而即将上市的茶叶没有纳入生活必需品保供范围,他及时提案,将茶叶纳入保供目录,并提请工会号召干部职工扶贫式消费,帮助茶产业渡过难关。

    在他的谏言下,茶产业成为湖北省直各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大专院校重点对口支援的行业。新政出台,茶叶纳入省、市、县区工会福利及公务接待采购清单……在他的努力下,成功邀请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研究所等行业权威官方组织,茶学专家陈宗懋、鲁成银、刘仲华等站台湖北茶、力挺湖北茶,为湖北茶代言:发出了茶叶不会携带病毒的官方依据。以正视听、盖棺定论的发声,茶叶市场元气逐渐恢复,产品吸引了外商采购湖北茶叶20多亿元。还成功邀约安徽等地40多位茶商组团来夷采购,打通疫情茶叶销售“绿色通道”,成功帮助全区茶叶企业签订多笔批发业务。

    疫情时期,肖勇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春茶生产的倡议书》,联合邓村乡11家茶企共同对茶农做出“不压价、不限购、不欠款”的承诺,做到鲜叶应收尽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坚决保障茶农收益不受疫情影响。同时对茶农从生活防疫到茶园管理进行了专业建议,并派工作人员下沉各村进行技术指导。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先后提出了《打造湖北“千亿茶产业”强省》《建设“三峡茶谷”产业集群》《调优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布局》《加快湖北茶产业立法》等各类建议和议案50多件。通过广泛调研、谏言献策,在肖勇的多方努力和积极争取下,“代表呼声”和“代表谏言”俨然成为鄂茶转型发展的时代印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善君 通讯员李娇艳 刘欣)

    评论0